中國國家博物館啟用機器人“消防員”
2019-11-05 09:30:08 來源 : 人民網(wǎng)????????警用裝備網(wǎng)訊:? 11月4日下午,中國國家博物館進行了一次消防綜合演練,模擬國博展廳發(fā)生火災,博物館工作人員與消防隊員們使用各種滅火設備聯(lián)合起來迅速完成火災撲救。
昨天15時許,國家博物館“展廳”突然發(fā)現(xiàn)大量煙霧,“火勢”兇猛并迅速蔓延,工作人員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消防隊員及時到位,“火勢”很快被撲滅。國博舉辦的消防安全綜合演練中,機器人“消防員”勇闖“火場”。
演練現(xiàn)場設置在國博西平臺,安全保衛(wèi)部兩名工作人員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xiàn)濃煙,一人立刻找到最近的滅火器控制火情,另一位拿手機與消防中控室聯(lián)系。館內微型消防站立刻啟用,同時撥打119。觀眾有序疏散的同時,消防車、消防云梯車、消防滅火機器人立即趕到滅火。機器人長1.6米、寬0.8米、高0.7米,每秒可以行走1.3米,它可以爬坡和樓梯,到消防人員不易接近的火災撲救場所滅火。
演練的同時,約700人參加了國博舉行的消防知識培訓和消防技能訓練展示。
10月31日凌晨,日本沖繩首里城突發(fā)大火,正殿、北殿和南殿被全部燒毀。今年4月,巴黎圣母院突發(fā)大火……這些都為文物安全工作敲響警鐘。國博表示,此次演練的目的是為了提升預警和處置突發(fā)事件快速反應能力,努力建設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消防機制,加大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的能力。
國家文物局表示,我國文物建筑火災風險突出。在我國普查登記的近7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文物建筑有40余萬處;核定公布的505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文物建筑有3100余處,文物消防任務繁重。同時,我國文物建筑以磚木結構為主,耐火等級低,極易燃燒。一些文物建筑密度大,不少文物建筑毗鄰而建。加之不少文物建筑內保存大量古書籍、木質家具等易燃可燃物品,一旦失火,勢必迅速蔓延,甚至“火燒連營”。今年以來,四川云巖寺、貴州東山古建筑群、安徽黃田村古建筑群、青海隆務寺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繼發(fā)生火災,應引起高度警覺。
新聞稿件歡迎直接聯(lián)系:QQ 34004818 微信公眾號:cpsjyzb
我要評論
0 條評論
- 還沒有人評論過,趕快搶沙發(fā)吧!
熱點榜
最新專題
更多-
-
科技助警,干貨滿載:第八屆警用無人機論壇亮點紛呈!
第八屆警用無人機創(chuàng)新 [ 詳情 ]
- 回顧第七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07-10
- 專題:回顧2022世界無人機大會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