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頂級防彈衣仍缺核心技術
2017-08-17 11:13:59 作者 : 候知健 來源 : 新浪軍事????????中國國際警用裝備網(wǎng)訊:?中國是現(xiàn)在世界上最大的防彈衣等個人防護產品制造和出口國家,此前國外愛好者僅100美元購買的中國IV級防彈插板,成功抵御大威力步槍的近距離射擊,國產防彈產品的高性價比,引發(fā)海外熱議。
? ??
? ??
? ? 國內現(xiàn)在的個人防彈產品水平出現(xiàn)跨越式的增長,主要源于兩個方面:其一是改革開放創(chuàng)造的良好大環(huán)境,既提供了技術體系基礎又提供了極為廣闊的市場;其二是國內現(xiàn)在的相關主流企業(yè)自己普遍敬業(yè)爭氣,已經(jīng)全面突破中高端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非常強。
? ??
? ??
? ? 比如在80年代中國自己定型的81防彈衣,使用的是鋁合金-尼龍材料;雖然比50年代的玻璃鋼纖維要好得多,但尼龍材料和同時代的美國凱夫拉(芳綸類)材料就差遠了。而在90年代以后,中國引進了包括芳綸在內大量先進材料的生產技術,這為國內新一代防彈產品的研制、特別是追趕國際主流和先進水平奠定了基礎。
? ??
? ??
? ? 毋庸置疑的是,西方國家向中國轉移技術和資金、提供大量代工訂單;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看重中國在行政、人工、環(huán)保等方面的成本優(yōu)勢,可以為他們提供大量的利潤。但有了這個基礎,國內的很多相關企業(yè)才獲得了發(fā)展和壯大的機會,并形成了自己的后發(fā)技術優(yōu)勢,自身成為了市場研發(fā)的引領者。
? ??
? ??
? ? 比如以筆者熟悉的一家企業(yè)為例,在早期,他們只能做一些防護等級非常低的玻璃鋼防彈衣——主要市場是國內的銀行行業(yè)相關,特別是押運公司。
? ??
? ??
? ? 圖:碳化硼陶瓷板
? ??
? ??
? ? 而在現(xiàn)在,包括樹脂和碳纖維增強復雜結構的碳化硼陶瓷防彈產品,他們都能做得出來,以非常輕的重量就能滿足NIJ標準下的IV級防彈要求——而這是非常典型的現(xiàn)代高端產品,能夠在15米內抵擋7.62毫米大威力狙擊步槍發(fā)射的穿甲彈。
? ??
? ??
? ? 由于NIJ標準的最高等級只有IV級,更高防護能力的產品,則是根據(jù)客戶的指定要求進行定制、測試,不列入標準范圍內;傳說中的西方式V級防彈衣,更多只是一些西方企業(yè)的商業(yè)宣傳。
? ??
? ??
? ? 圖:IV級能防它發(fā)射穿甲彈
? ??
? ??
? ? 因此在主流防彈衣產品的防護能力上,國內、國外同級別的產品是沒有差異的——大家都遵循的是同樣的測試標準體系。同一級別合格產品的水平高低,體現(xiàn)在盡可能減輕整個產品的重量,減輕產品在穿戴時的熱負荷,提高穿戴的舒適性、靈活性等其它方面。
? ??
? ??
? ? 國內的產品目前和西方高端產品相比,滯后的部分往往更多的是使用上的一些設計——比如快速穿脫,或者是在穿戴上適應各種槍械的快速取用等等。這是因為在防彈產品研發(fā)和新的戰(zhàn)術射擊體系進步銜接上,國內的環(huán)境無法和存在巨大民間射擊市場的國外相比。
? ??
? ??
? ? 國內目前最根本的差距,還是體現(xiàn)在整個行業(yè)的基礎對于國外依賴性較高——比如上面提到的某企業(yè),他們的碳化硼防彈陶瓷,其燒結設備就需要從法國進口。
? ??
? ??
? ? 圖:剪切增稠液體特性
? ??
? ??
? ? 圖:右邊是液體加強過的纖維
? ??
? ??
? ? 圖:下面是液體加強過的防彈纖維布
? ??
? ??
? ? 比如利用剪切增稠液體(簡稱STF),對防彈纖維進行增強處理——也就是訛傳的“液體防彈衣”這一方面,國外在實用化、商品化的進度上就比國內要快一些,國內目前在相關的機理和具體的工藝等環(huán)節(jié),仍然處于跟蹤研發(fā)的階段。
? ??
? ??
? ? 與此類似,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制備環(huán)節(jié),對于進口設備甚至是原料的依賴,都是目前短時間內難以擺脫的。此外對于一些新原理、新材料結構的防彈產品探索,國內目前要落后一些。因此國內雖然現(xiàn)在防彈產品獲得了非常巨大的成績,但是仍然還有很大的空間要進一步努力,才能完全擺脫上游設備對于國外的依賴。(作者署名:)
新聞稿件歡迎直接聯(lián)系:QQ 34004818 微信公眾號:cpsjyzb
我要評論
0 條評論
- 還沒有人評論過,趕快搶沙發(fā)吧!
熱點榜
最新專題
更多-
-
科技助警,干貨滿載:第八屆警用無人機論壇亮點紛呈!
第八屆警用無人機創(chuàng)新 [ 詳情 ]
- 回顧第七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07-10
- 專題:回顧2022世界無人機大會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