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軍事刑罰中有期徒刑設置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建議
2014-11-21 09:11:22 作者 : 陶加一 來源 : CPS警裝網(wǎng)“刑罰猶如雙刃之劍,用之不得其當,則國家和個人兩受其害。”軍事刑罰,是對軍事犯罪科處的最嚴厲的強制措施,是打擊軍事犯罪,震懾潛在的犯罪分子,維護軍隊秩序的有力手段。軍事刑罰與軍事犯罪是緊密相關的,沒有軍事犯罪就沒有軍事刑罰,沒有軍事刑罰也就難以對軍事犯罪加以懲戒。然而由于立法技術的不成熟,以及立法者對軍職罪缺少關注、了解,軍事刑罰中的有期徒刑在設置上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不利于有效打擊軍事犯罪,保護國家軍事利益。
一、軍事刑罰的概念
目前我國軍事法學界專門研究軍事刑罰的著作較少,有所涉及的也是在對軍事刑法學的研究中,將軍事刑罰作為軍事刑事責任的一種實現(xiàn)形式加以探討。對于軍事刑罰的概念,有的學者認為“軍事刑罰是指國家刑法規(guī)定的,由國家審判機關依法對危害國家軍事利益的犯罪人所適用的限制或剝奪其一定權(quán)益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也有的學者將其定義為“國家為了防止軍事犯罪行為對國家軍事利益的侵犯,由人民法院根據(jù)刑事立法,對實施軍事犯罪行為的人適用的建立在剝奪性痛苦基礎上的最為嚴厲的強制措施?!笨傮w而言,學者們對軍事刑罰概念的界定還是比較一致的:在依據(jù)上,是我國《刑法》;適用對象上,是危害國家軍事利益的罪犯;適用主體上,是國家審判機關;性質(zhì)上,是強制性的法律制裁措施。
如前文所述,軍事刑罰的概念與軍事犯罪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在以上兩個定義中也都提及了軍事犯罪行為,而這兩本著作對軍事犯罪的界定,采取的都是軍人犯主義與軍事犯主義并存的二元體系,囊括了危害國家國防利益和軍事利益的行為,不論是普通公民還是軍人皆可構(gòu)成軍事犯罪。也就意味著,軍事刑罰不論對普通公民還是軍人,都可適用。
然而筆者認為軍事刑罰應當是針對軍人違反職責,損害國家軍事利益的行為所適用的懲罰措施,應將對普通公民侵犯軍事利益的行為適用的刑罰排除在軍事刑罰這一范疇之外。之所以剔除對普通公民適用的刑罰,主要是基于以下三點理由:
第一,軍事刑罰是與普通刑罰相對應的概念,與普通刑罰既有區(qū)別也有聯(lián)系。將公民侵犯國家軍事利益所受的刑事處罰納入軍事刑罰范疇中,使得軍事刑罰與普通刑罰在適用對象、刑罰種類及刑罰執(zhí)行上毫無區(qū)別。若僅僅因為此類刑罰是針對犯罪客體為軍事利益的行為所施加的,就將其列為與普通刑罰相對應的概念,實屬毫無必要。
第二,將對普通公民施加的刑罰納入軍事刑罰概念,不利于軍事刑罰體系的統(tǒng)一。例如軍職罪一章中并未規(guī)定管制、罰金刑,普通公民實施危害國防利益的犯罪卻適用;附加剝奪軍銜對公民毫無意義,對軍人而言卻是資格刑的一種。因此,將對普通公民適用的刑罰納入軍事刑罰概念中,無形中會導致軍事刑罰體系的混亂。
第三,與我國軍事刑法中戰(zhàn)時從嚴原則不符。軍事刑罰是軍事刑法的一部分,在設置軍事刑罰時同樣要遵循我國軍事刑法的基本原則。但在現(xiàn)有的《刑法》條文中,對公民侵犯軍事利益行為科處的刑罰并未體現(xiàn)出戰(zhàn)時從嚴這一原則,對公民阻礙軍人執(zhí)行職務、煽動軍人逃離部隊等行為皆沒有戰(zhàn)時犯罪的規(guī)定。而在軍職罪一章中對軍人阻礙執(zhí)行軍事職務、逃離部隊等行為都體現(xiàn)出戰(zhàn)時從嚴的軍事刑法原則。
因此,筆者認為,在軍事刑罰的概念中涵蓋對公民適用的刑罰,會導致軍事刑罰體系在刑罰的結(jié)構(gòu)、設立、配置和適用上出現(xiàn)矛盾和沖突,不利于發(fā)揮其在打擊軍事犯罪中的作用。在界定軍事刑罰這一概念時,應以狹義的軍事犯罪概念(即軍職罪)為基礎,即軍事刑罰是指由國家審判機關對現(xiàn)役軍人實施的侵犯國家軍事利益的行為所施加的最嚴厲的強制措施。
二、軍職罪在有期徒刑設置上存在的問題
(一)量刑幅度沒有統(tǒng)一標準,法定刑跨度過大
《刑法》第四十五條中規(guī)定有期徒刑的期限為六個月以上十五年以下(除本特殊規(guī)定外)。然而刑法總則僅對有期徒刑的刑期、執(zhí)行場所和起算等做了簡明扼要的規(guī)定,卻并沒有對刑期如何劃分予以明確,具體犯罪該怎么樣配置法定刑沒有統(tǒng)一的依據(jù)和原則性指導,導致軍職罪一章中的一些罪名無法達到罪責刑均衡。
在軍職罪一章中,有期徒刑總共設置了以下七個量刑幅度: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五年到十年有期徒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及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刑期跨度較小的,僅為兩年半;而刑期跨度長的,達到十年之久。
法定刑作為對特定罪行所確定的刑罰種類與幅度,既是對犯罪軍人罪行輕重的反映,也是法官據(jù)以量刑的標準。法定刑的刑期跨度過大,給予了法官過多的自由裁量權(quán),而刑法總則中沒有對有期徒刑的刑期做輕重等級的劃分,導致法官在定罪量刑時缺乏具體的標準。同時我國并非判例法國家,一個軍事法院的判決對其他軍事法院而言沒有實際意義,容易出現(xiàn)同案不同判,同罪不同罰的情況,既不能準確打擊軍事犯罪,也不利于軍隊法制的統(tǒng)一。
?。ǘ┬唐谠O置不科學,存在罪刑不相適應的情況
“犯罪對公共利益的危害越大,促使人們犯罪的力量越強,制止人們犯罪的手段就應該越強有力,這就需要刑罰與犯罪相對稱”。刑法典第五條用法律的形式確立了罪責刑相適應原則,這一原則不僅僅是打擊犯罪的需要,同時也是保護犯罪分子合法權(quán)利的要求,避免犯罪分子承擔與其罪行不相適應的懲罰。而軍職罪一章中在刑期配置上,存在重罪輕罰,輕罪重罰的現(xiàn)象。
從《刑法》第四百二十一條對戰(zhàn)時違抗命令罪的規(guī)定以及第四百二十八條對違令作戰(zhàn)消極罪的規(guī)定中我們可以得出這兩項罪名的犯罪主體分別為接受命令指示的軍職人員及各級指揮員。但是從危害程度上,筆者認為第四百二十八條造成的危害結(jié)果更為嚴重,因為普通軍人在戰(zhàn)時違抗命令,僅是個人行為,影響范圍較?。欢笓]人員是戰(zhàn)斗戰(zhàn)役的決策者,領導的是成建制的軍人隊伍,如果指揮人員違抗命令,將會導致所帶領的整支隊伍消極作戰(zhàn),對軍隊的戰(zhàn)斗力產(chǎn)生嚴重影響。而在刑期配置上,指揮人員最多承擔十五年有期徒刑,普通官兵卻可能被判處死刑。
(三)模糊用語過多,量刑情節(jié)難以把握
法律語言作為法律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通過表述上的明確清晰,便于法官在定罪量刑時正確把握軍事犯罪的本質(zhì)特征,準確適用刑罰。然而由于“客觀事物自身的模糊性和人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不確定性”,法律語言無法避免模糊性。雖然適當?shù)哪:谜Z能夠提高語言表達的效率,確保法律疏而不漏,最大限度地打擊軍事犯罪,但是模糊用語過多,會導致法官在審判時難以把握具體的量刑情節(jié),出現(xiàn)量刑畸輕畸重的后果,違背刑法的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第十章中共二十八個定罪條文,其中有十九個條文在加重情節(jié)上表述為“情節(jié)嚴重”或“造成嚴重后果”、“造成特別嚴重后果”;有五個條文的加重情節(jié)表述為“致使戰(zhàn)斗、戰(zhàn)役遭受重大損失的”?!扒楣?jié)嚴重”與“情節(jié)特別嚴重”之間難以區(qū)分出清晰的界限,但在一些條文中,卻是生刑與死刑的差別,如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條對于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規(guī)定,盜竊、搶奪武器裝備或者軍用物資的,分為普通情節(jié)、情節(jié)嚴重及情節(jié)特別嚴重三種,最輕判處拘役,而最高刑罰則為死刑。而對于一些戰(zhàn)時犯罪,軍事法官遠離戰(zhàn)場,如何判斷犯罪行為與“致使戰(zhàn)斗、戰(zhàn)役遭受重大損失”之間的因果關系?
三、關于完善軍事刑罰有期徒刑設置的建議
(一)法定刑統(tǒng)一分等,縮小一個量刑幅度內(nèi)的刑期差距
在我國古代法律中,就有將刑罰分等的規(guī)定。如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自隋朝時就將笞刑分笞十至笞五十不等;杖刑則分杖六十至杖一百五十不等;徒刑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流刑分為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三等。到了近代,《大清新刑律》確立了新的刑罰體系,將主刑分為五種: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留、罰金。其中有期徒刑分為五等:一等有期徒刑為十五年以下十年以上;但加重及并科時以二十年為最長刑期;二等有期徒刑為十年未滿五年以上;三等有期徒刑為五年未滿三年以上;四等有期徒刑為三年未滿一年以上;五等有期徒刑為一年未滿一月以上。
由此可見,將刑期分等的實踐在我國法制史上由來已久。借鑒我國歷史上的立法經(jīng)驗,建立一個與軍事犯罪的危害性相對應的、“由最強到最弱的刑罰階梯”,既具有可行性的,又具有實踐意義。通過將法定刑同一分等,能夠縮小一個量刑幅度內(nèi)的刑期差距,有助于合理控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權(quán),同時還可以使對危害性相似的犯罪行為處刑趨于一致,避免同罪不同罰的現(xiàn)象發(fā)生。
(二)合理配置法定刑,避免罪責刑不相適應
《刑法》分則在具體罪名排列順序上,大體是根據(jù)危害程度的由重到輕,由大到小排列,同時確保前后罪名之間邏輯上的一致性。而軍職罪將危害程度相對較小的戰(zhàn)時違抗命令罪放在了軍職罪具體罪名中的第一個,而具有一定相似程度的違令消極作戰(zhàn)罪是第八個,規(guī)定的法定刑也比違令消極作戰(zhàn)罪要重。這樣一來,容易給法官造成戰(zhàn)時違抗命令罪的危害結(jié)果要遠遠嚴重于違令消極作戰(zhàn)罪。然而根據(jù)筆者在上文的分析,在實際中違令消極作戰(zhàn)罪造成的危害結(jié)果比違抗命令罪要嚴重的多,但是軍職罪一章中法定刑的設置卻違背了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與要求。
因此,筆者建議立法機關應當重新對軍職罪一章的罪名進行順序編排,根據(jù)侵犯法益的輕重和可能造成的后果重新排列。同時,根據(jù)我國軍法從嚴、戰(zhàn)時從嚴的原則,對軍職罪一章中某些犯罪的法定刑進行合理配置。軍事機關基于對軍事犯罪及其危害程度的了解,應當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為法定刑的配置出謀劃策,提出合理建議。
?。ㄈ┟鞔_具體量刑情節(jié)的含義,準確裁量刑罰
量刑情節(jié)是體現(xiàn)犯罪嚴重程度,據(jù)以決定對犯罪人是否處刑以及處刑輕重的各種事實情況,是法官對軍事犯罪裁量刑罰時的根據(jù)。軍職罪一章中在量刑情節(jié)上的模糊表述無形中給法官準確裁量刑罰造成了很大困擾,而隨著我國軍隊執(zhí)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增加,與民間社會的交流頻繁,軍隊已不是與世隔絕的“小社會”了,更應當發(fā)揮刑罰對軍事犯罪的震懾作用,達到刑罰具有的一般預防目的。
因此,應當通過有關的刑法修正案或是司法解釋補充、完善對具體犯罪的量刑情節(jié)規(guī)定。比如“致使戰(zhàn)斗、戰(zhàn)役遭受重大損失”這一量刑情節(jié),可以將其解釋為致使犯罪軍人所在建制隊伍的五分之一以上人員或裝備遭受傷亡、毀損。法官根據(jù)這一表述,結(jié)合有關部隊對損失的統(tǒng)計材料,就能明確是否對犯罪軍人加重刑罰,既能最大限度懲罰犯罪行為,同時也能保證犯罪軍人免受過重的刑罰處罰。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軍事利益是國家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軍職罪一章規(guī)定的刑罰是對軍人危害軍事利益行為的懲罰,因此,科學設立、合理配置、準確適用軍事刑罰對保護國家軍事利益,維護軍隊秩序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通過分析軍事刑罰在有期徒刑設置上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打擊軍事犯罪,預防潛在的犯罪分子,鞏固軍人對法律的忠誠度,鍛造出一批批精兵強將,作為國家發(fā)展與繁榮的堅強屏障。
參考文獻:
[1]貝卡里亞.論犯罪與刑罰[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張保平.軍事刑法研究[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
[3]錢壽根,王繼.軍事刑法學[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7.
[4]徐岱.中國刑名及刑罰體系近代化論綱[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6).
[5]朱祖洋.論我國有期徒刑制度之缺陷與完善[N].浙江檢察,2011-06-15.
作者簡介:陶加一,女,1989年12月生人,黑龍江哈爾濱人,現(xiàn)就讀于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研究生二隊,軍事法學刑事法學方向.
新聞稿件歡迎直接聯(lián)系:QQ 34004818 微信公眾號:cpsjyzb
我要評論
0 條評論
- 還沒有人評論過,趕快搶沙發(fā)吧!
熱點榜
最新專題
更多-
-
科技助警,干貨滿載:第八屆警用無人機論壇亮點紛呈!
第八屆警用無人機創(chuàng)新 [ 詳情 ]
- 回顧第七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07-10
- 專題:回顧2022世界無人機大會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