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轉輪手槍配備研究
2014-04-25 10:13:12 作者 : 吳志宏 來源 : CPS警裝網(wǎng)???????中國國際警用裝備網(wǎng)訊:作為 “公安部首次投資并自己組織力量設計的第一把警用槍”--2005式警用9毫米轉輪手槍,自立項以來,一直處于各界爭論的風口浪尖上。2005年7月,由公安部向成都、鄭州、蘭州、杭州、東莞等10個城市的公安局各發(fā)放了5到10支轉輪手槍試用。11月,各地的試用報告反饋至公安部后,新槍隨即定型。2006年公安部將其定編,各省市公安機關開始陸續(xù)購買并著手準備裝備部分警種民警。
?
自從公安部傳出要設計裝備轉輪手槍開始,在國內警界和兵器界就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其中中國公安大學警體系教授王鐳首先提出,提升警察裝備,轉輪手槍應作為第一選擇的觀點。而反對方以重慶警察職業(yè)學院的劉開吉教授為主,他在《輕兵器》雜志上發(fā)表了《我國警察不宜裝備轉輪手槍》的文章。
在支持與反對意見的爭論中,第一個爭論的要點是槍支的火力問題。第二個爭論的要點是轉輪手槍的安全性問題。筆者認為,槍支只是一個強制手段,使用才是它的目的,設計或選擇警用槍支就應該以警察實戰(zhàn)為目的,而不能脫離這個目標來一味追求槍支各種參數(shù)。要解決好這兩個問題,必須從我國現(xiàn)階段警察執(zhí)法現(xiàn)狀、從警察實戰(zhàn)需求出發(fā)來客觀地討論。
一.轉輪手槍火力是否足夠
對于轉輪手槍的火力問題,反對方的主要觀點為:將轉輪手槍作為警用槍長達170多年的美國,早在20年前就用大口徑、大殺傷力的半自動手槍全面更換了轉輪手槍;有160多年轉輪手槍使用歷史的中國香港警界,也因轉輪手槍火力不足,供應受制的缺點而在2007年開始換裝SIG Sauer P250 9毫米半自動手槍。在世界范圍普遍淘汰轉輪手槍的國際背景下,中國內地警察換用轉輪,是不是一種歷史倒退?
劉開吉認為:警察不宜裝備容彈量少、裝彈速度慢的轉輪手槍,使用轉輪手槍,警察的安全將難以得到保障。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國警察20年前就已經(jīng)淘汰了轉輪手槍。劉開吉在文中引用了一個美國警察的話說:“一個警察面臨著一個手持大容彈量半自動槍的罪犯,如果他只攜帶6發(fā)容量的轉輪手槍,會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p>
但筆名為鄭三炮的前華裔美國警察在網(wǎng)絡文章中指出:“這里至少有兩個誤解。第一,美國在1990 年代開始,從轉輪手槍向自動手槍轉換的背景因素是多方面的,簡單用淘汰二字就過于膚淺了。第二,‘淘汰’轉輪手槍的,是伯萊塔92FS 、西格紹爾、格洛克等世界一流手槍。以中國警察現(xiàn)役手槍的水平,實在是無法‘淘汰’轉輪手槍的?!?/p>
對于反對方提出的理由,筆者認為,雖然半自動手槍普遍比轉輪手槍的彈容量大,火力持續(xù)時間長,而且半自動手槍射彈的初速及槍口動能普遍高于轉輪手槍。但是,導致美國警察拋棄轉輪手槍的深層次原因卻是美國法律對槍支管制相對寬松,公民可以合法擁有槍支。2007年8月,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問題研究所公布了一份名為《2007輕型武器調查》的報告。報告顯示,美國民間槍支有約2.7億支,以平均每10人擁有9把槍的比例成為世界上擁有槍支比例最高的國家。因此,美國警察在執(zhí)法中面對槍支威脅的機會遠比中國警察多得多,所以美國警察才會覺得轉輪手槍“不夠用、不夠安全”。
而香港警察在2007年換裝西格紹爾P250防衛(wèi)概念輕巧型半自動手槍(SIG Sauer P250 DCc Pistol)的原因也不是因為轉輪手槍火力不足。筆者在香港警察學院學習武力使用教官課程的過程中,對香港警察裝備的史密斯威爾遜軍警10型左輪手槍(Smith & Wesson M10 Revolver)及柯爾特偵探型轉輪手槍(Colt DS Revolver)都有深入的訓練,這兩種槍的威力不會低于國內部分半自動手槍,而且筆者也獲得香港換槍后第一批SIG Sauer P250半自動手槍使用教官資格。
根據(jù)筆者對參與香港警方換槍計劃人員的訪問和調查,導致香港警方換槍的真正原因一方面在于槍械供應受限制。從1844年香港警隊成立以來,香港警察所用槍械大都采用美國制造,但是自香港回歸后,美國政府加強了對香港的軍火出口審核,讓警方在槍械的維修更新上備受限制。
另一方面,由于柯爾特廠商在1996年就已停止生產(chǎn)香港刑警(CID)的用槍--柯爾特DS左輪手槍,并且在2001年停止生產(chǎn)相關零配件,這使得香港警方的槍支維修成為一大難題,這也導致香港警務處開始考慮換槍。而其他警種使用的S&W軍警10型轉輪手槍卻一直在正常使用,這足以說明香港警方換槍和轉輪槍火力問題無關。
對于反對方認為轉輪手槍彈容量少的問題,我認為,即使是配備了彈匣容量能達到7發(fā)的半自動手槍(如六四、七七等),但多數(shù)民警正常執(zhí)勤時攜帶的子彈數(shù)還是只有5發(fā)。只有特殊部門(如特警)或事先得知要處置危險程度較高的案件,他們才會選擇多帶子彈。因此,我認為,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一般民警配半自動手槍或轉輪手槍都沒有太大差別。對于大多數(shù)民警來說,在日常性執(zhí)勤中持有正常威力的武器已經(jīng)足以保護自己。以香港刑警為例,他們裝備的SIG Sauer P250彈匣容量達到15發(fā),但在平常的執(zhí)法過程中,也只是配發(fā)8發(fā)子彈而已。
至于一小部分需要較大火力持續(xù)性的特殊部門(如特警、緝毒警等),完全可以選用其他類型的半自動手槍,如九二手槍。而選配轉輪手槍的部門在執(zhí)行一些危險任務時,也調用七九式輕型沖鋒槍等槍支進行火力補充。
對于轉輪手槍更換子彈相對半自動手槍較慢的問題,實踐證明,只要經(jīng)過訓練,在有快速裝彈器的基礎上,熟練者用轉輪手槍換子彈也僅需要約3秒,這在實戰(zhàn)中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如果是裝入散放的子彈的話,轉輪槍則還要快于半自動手槍。在警察槍戰(zhàn)的實例中,絕大部分都是在4-5發(fā)子彈以內就結束了,需要更換子彈的緊迫程度不是非常高,從這一點考慮,轉輪手槍更換子彈相對慢的特點也能接受。
二.轉輪手槍的安全性是否可靠
在槍支的安全性方面,王鐳教授力挺轉輪手槍,理由是轉輪槍的故障率要遠遠低于自動手槍,安全性能好而且操作方便?!霸绞乾F(xiàn)代的武器,越容易出現(xiàn)機械故障?!蓖蹊D教授堅信,具有高威懾力、高制動力、快速反應、低故障率的轉輪手槍是極佳的基層民警用槍,特別適合交警、巡警、治安警等警種使用。
筆者認為,首先不能說轉輪手槍的故障率就一定比半自動手槍低,關鍵要看設計及制造工藝,國外也有很多著名的半自動手槍故障率相當?shù)???陀^地說,大多數(shù)轉輪手槍由于機械構造沒有半自動手槍復雜,因此故障率較低。其次,也不能說越現(xiàn)代就容易出機械故障,而是說機械構造越簡單就越可靠,越復雜,出現(xiàn)機械故障的幾率就高。
另外,很多槍支射擊時的故障并不是槍本身的問題,而是子彈的問題,其中不發(fā)火(俗稱臭彈)和不拋殼(俗稱卡殼)的原因占了大部分,這在民警執(zhí)勤過程中出現(xiàn)幾率較高,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公安機關的備勤子彈更新頻率太慢,造成子彈變形或失效。而在處理這類故障中,轉輪手槍的優(yōu)勢遠遠大于半自動手槍,只需要繼續(xù)扣動扳機,轉輪手槍即可邁過該發(fā)瞎火彈擊發(fā)下一顆子彈。而半自動手槍需要拉動一次套筒將臭彈退出,并將下一發(fā)子彈頂上膛方可擊發(fā),如果是卡殼故障,則排除故障的步驟更多。
有一些意見認為,半自動手槍排除該類故障的動作所需要時間也很短,熟練的話,也僅需要不到1秒鐘,不會比轉輪手槍慢多少。但半自動手槍由于子彈的問題而導致的故障不止一種,打不響后,熟練的操作者也都要先確定故障類型才能做出正確的排除動作,這也導致大多數(shù)警察排除故障的時間遠遠不止1秒鐘。退一步說,就算警察操作半自動手槍非常熟練,所需時間極短,但在實際操作中,半自動手槍需要雙手操作或單手借助其他物件完成,而轉輪手槍只需要食指繼續(xù)扣動扳機就可以,這在緊急情況下,特別是敵我雙方靠近糾纏在一起時,轉輪手槍的優(yōu)勢就遠遠高于半自動手槍了。
另外,劉開吉教授認為,建國以來,截至2004年,人民警察己犧牲8000余人,但并無一例是因出現(xiàn)瞎火彈排除不及時而犧牲的。為了這種極小或者假設的可能性而讓全國警察換裝轉輪手槍,得不償失。我認為,雖然無一例是因為出現(xiàn)瞎火彈排除不及時而犧牲的,但因此受傷的卻不在少數(shù),因此這種安全性方面的考慮不是假設或極小的,而是必要的。
而且,轉輪手槍正常狀態(tài)下?lián)舭l(fā)均為聯(lián)動(雙動)擊發(fā),因此所需扳機力量較大,意外觸動扳機走火的幾率會大大低于半自動手槍。這對于經(jīng)常在緊張狀態(tài)下使用槍支的警察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可以大大降低因緊張而誤觸扳機走火的幾率。
三. 轉輪手槍與半自動手槍相比,訓練難易度優(yōu)勢明顯
除了從安全性方面考慮外,還應該考慮到的現(xiàn)實情況是:我國公安機關絕大多數(shù)警察進行射擊訓練的機會少,達到熟練掌握射擊技術的人員十分有限。對于槍支使用的專業(yè)培訓,由于工作量大,培訓機會少,加上受場地,經(jīng)費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很難達到每年培訓一次以上的要求。就算有這樣的專業(yè)培訓,大多數(shù)也存在著重射擊技能訓練,輕槍械安全操作的現(xiàn)象。在這種現(xiàn)實情況下,轉輪手槍的優(yōu)勢就突顯出來了,因為轉輪手槍的操作動作少,從訓練難度上來說,轉輪手槍達到安全操作所需要的訓練時間遠遠少于半自動手槍。
在這一點上,國內有很多從事槍械訓練的教官或許并不認同,認為轉輪手槍操作困難。其實原因在于我國的警察近半個世紀以來根本沒有接受過轉輪手槍操作的訓練,對于轉輪手槍的使用方法很多都是空白,包括2005式轉輪手槍在出廠時所配發(fā)的說明書中,關于裝退子彈的圖示都是不合規(guī)范的。根據(jù)筆者在香港進行轉輪手槍教官資格培訓的經(jīng)驗,轉輪手槍達到熟練、安全使用所需的訓練時間確實遠遠少于半自動手槍。新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但我們不能因此否定轉輪手槍訓練相對簡單容易這個事實的存在。
所以,由于轉輪手槍簡單可靠以及訓練難度相對容易被民警掌握的特點,轉輪手槍對中國現(xiàn)階段的警察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公安部領導也曾指示:什么警種配什么槍。因此,基層普通民警,如巡警、交警、治安警等需要快速反應來應對突發(fā)性危險的警種應該配備轉輪槍。
四. 2005式警用9mm轉輪手槍存在問題及改進建議
雖然轉輪手槍從理論上來說,適合在我國部分警種裝備,但我國裝備的2005式警用9mm轉輪手槍從設計到制造卻都存在著一些弊端。根據(jù)對近年來配備該槍的公安機關部分使用者和槍械訓練教官的訪問調查,以及自己在轉輪手槍使用訓練中的大量實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實戰(zhàn)中2005式9毫米警用轉輪手槍存在著非致命性子彈不敢用,低殺傷力子彈不夠用,強制保險設置多余等諸多問題。
2006年公安機關已經(jīng)將該槍列入警察裝備系列,但從各地公安機關及民警的選擇來看,愿意裝備使用該槍的單位和民警少之又少。除了單位采購等原因外,該槍本身存在的問題及缺陷是導致這一現(xiàn)狀的主要原因。為了改變這個現(xiàn)狀,建議對該槍進行改進:
(一)取消一槍多彈功能,禁止使用橡皮彈;
(二)改良制造工藝,提高槍支各部件精密度,減少火藥燃燒氣體外泄;
(三)研制適合該槍的高制停力子彈;
(四)取消強制保險功能;
只有本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從實際出發(fā)、從實戰(zhàn)出發(fā),堅持以將警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戰(zhàn)術理念去正視它,從以上幾個方面對該槍進行改進,才能發(fā)揚轉輪手槍的優(yōu)勢,使轉輪手槍真正成為公安機關愿意裝備、民警愿意使用的武器,使公安部研制轉輪手槍的宏觀意圖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許增海.9mm警用手槍應該列裝[J].輕兵器,2006,(12):32.
[2]王鐳.關于警用手槍發(fā)展的探討[J]. 公安教育,2001,(9):43-44.
[3]宮莊敏.中國首支警用轉輪手槍[J]. 人民公安,2007,(7):46-47.
[4]劉開吉.重慶不用轉輪手槍橡皮彈[J]. 警察實戰(zhàn)訓練研究,2010,(2):12-15.
[5]劉開吉.自動手槍優(yōu)于轉輪手槍[J]. 輕兵器, 2006,(4):45-46.
[6]劉開吉.我國警察不宜裝備轉輪手槍[J]. 輕兵器,2001,(9):36-37.
[7]劉開吉.非致命彈藥也致命--慎用9mm警用轉輪手槍橡皮彈[J]. 輕兵器,2007,(24):36-37.
[8]遠林.巡警恢復轉輪手槍并非退步[J].中國新聞周刊,2006,(8):66-67.
作者簡介:
吳志宏,1976年出生,男,漢族,籍貫云南昭通,廣東警察學院警務戰(zhàn)術指揮教研部槍械技能教研室主任,講師,軍事學學位,從事警務戰(zhàn)術及槍械訓練研究。
新聞稿件歡迎直接聯(lián)系:QQ 34004818 微信公眾號:cpsjyzb
我要評論
0 條評論
- 還沒有人評論過,趕快搶沙發(fā)吧!
熱點榜
最新專題
更多-
-
科技助警,干貨滿載:第八屆警用無人機論壇亮點紛呈!
第八屆警用無人機創(chuàng)新 [ 詳情 ]
- 回顧第七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07-10
- 專題:回顧2022世界無人機大會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