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救援,”科技“之下沒有”旁觀“
2020-12-08 14:39:24 作者 : 安樹 來源 : 警用裝備網????????警用裝備網訊:? 當生命之花即將凋謝,人力尚微。
近日,“望江17歲花季少女溺亡”一事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事件當中飽受質疑的是出勤民警“不作為”的處理方法,傳播的視頻中顯示,在面對少女投河自盡的舉動時,民警卻采取了“觀望”的態(tài)度,并沒有采取積極有效的救援措施。視頻一經流傳,當地公安局發(fā)布公告稱,將涉事警察和輔警停職并進行事件調查。

梳理事件之后,我們發(fā)現出警民警的處置不當主要在于救援裝備的缺失。在緊急事態(tài)面前,只靠人力是做不到萬無一失的。在這種狀態(tài)下,先進且易用的救援裝備成為了拯救生命的強大力量。
救援設備針對不同場景下的救援行動有不同的設備組成,常見的水域救援裝備一般指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繩、救生筏等。而隨著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救援領域的“黑科技”橫空出世,為救援裝備帶來了新的曙光。
無人機
近年來,無人機發(fā)展速度超乎想象。而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無人機的掛載和承重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時,水域救援場景下,現有的拋投器使用環(huán)境和范圍均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精準度的問題對救援結果的影響較大。利用無人機輔助拋投救生圈等設備,能夠為救援創(chuàng)造新的途徑,開辟救生通道,并且準確、高效率。在爭分奪秒的救援行動中,意義極為重大。

而除了“空投”救援設備外,無人機在救援行動中還能起到更深層次的作用。無人機集成通信設備,利用無人機擔當通信中繼。例如在地震、山岳等有通信阻斷的環(huán)境下,利用無人機集成轉信模塊,充當臨時轉信臺,從而使得極端環(huán)境下建立起無線通信的鏈路。
在地震掩埋人員的搜救中,無人機可以攜帶生命探測儀進行搜救工作,同時采集到的影像資料還可以加快災區(qū)測繪工作的順利進行。
水上救援機器人
救生圈對于落水者而言,無疑是第二條生命。但是在面對遠距離海面救援時,救生圈無法完成救援任務。而一種“智能電動救生圈”的問世,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該問題。

這種“智能電動救生圈”被稱作水上救援機器人或者智能救生器,采用電動螺旋槳為動力源,最高時速可達7m/s。內置的GPS/北斗定位導航系統(tǒng),通過遠程遙控,能夠快速靠近遇險者并帶離遇險者在短時間內脫離危險水域,同時不會對遇險者產生其他風險因素,用于水上交通事故應急救助效果顯著。

機器人配備的人體檢測模塊,更是可以檢測被救人員狀態(tài),若被救人員脫離救生器40cm,則救生器將停止滑行,等待人員再次抓住救生器。
無人遙控潛水器
無人遙控潛水器,可用來搜索水下目標,特別是水深的水庫,潛水深度可以達到150米。據該救援隊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提高救援能力,配置了拋投器,有效射程200米,主要用于人員和其他裝備無法接近目標的情況下開展遠距離救援。

在這些“黑科技”的加持下,水域救援的效率和成果將得到進一步提高。而如同這一次的悲劇,在設備的不斷強化還有施救人員的專業(yè)培訓以及意識更加完善之后,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予以避免。畢竟,人力微淺,在面對生命威脅時,不光是警察背后,所有人的背后都需要強大的支撐。
新聞稿件歡迎直接聯系:QQ 34004818 微信公眾號:cpsjyzb
我要評論
0 條評論
- 還沒有人評論過,趕快搶沙發(fā)吧!
熱點榜
最新專題
更多-
-
科技助警,干貨滿載:第八屆警用無人機論壇亮點紛呈!
第八屆警用無人機創(chuàng)新 [ 詳情 ]
- 回顧第七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07-10
- 專題:回顧2022世界無人機大會 01-13
加入收藏
加關注
登錄
注冊
微警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