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斥資10億美元建面部識別系統(tǒng)
2012-09-10 09:08:24 作者 : 梁曉輝 來源 : 人民網據《紐約時報》報道,在一項名為“下一代身份證明”的計劃中,美國聯邦調查局不惜斥資10億美元建立了一個面部識別系統(tǒng),以便更有效地打擊犯罪。不過,這個已在一些州試點的系統(tǒng)卻引發(fā)了對公民隱私遭到侵犯的廣泛擔憂。
聯邦調查局公開的文件表明,“下一代身份證明”計劃于2014年在全美推廣,其面部識別系統(tǒng)數據庫的照片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有犯罪記錄者的照片,供全國的聯邦調查局人員在辦案時查看;另一部分為無犯罪記錄者的照片,包括辦案中取得的照片、來自社交網絡和監(jiān)控攝像頭的照片等,將不會在全國范圍內供調查人員查閱。聯邦調查局擁有對所有照片的登記、更改以及刪除的權力。
不過,這項計劃一經公布便引起了爭議,民眾和媒體的擔憂不斷,而所有的擔憂幾乎都源于這項技術超高的準確性。據美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盡管聯邦調查局并沒有公布系統(tǒng)的計算方法,不過早在2010年的人臉識別試驗證實,在1600萬的樣本照片中,系統(tǒng)檢測的準確率便高達92%,今天這個數據將會更高。一位名叫杰姆羅·潘德的聯邦調查局人員表示,由于系統(tǒng)庫中的照片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旋轉70度的三維立體面部形象,因此哪怕照片中的人并沒有直視鏡頭,甚至只是從側面或其他角度拍攝,也很有可能被對比檢測成功。簡而言之,該系統(tǒng)可以讓聯邦調查局對任何一個攝像頭拍下的人物畫面與數據庫里的照片進行對比,然后輕易辨認出此人的身份。
“在理想的情況下,人臉識別系統(tǒng)的確可以增強打擊犯罪的準確性,但這只是理想的情況下”,《新科學家》雜志在文章中擔憂地說。
首先,“理想狀態(tài)下”是指聯邦調查局應用這項技術需要法律授權,但事實上并不能夠保證每一個工作人員、每一次識別應用都能夠按照法律步驟進行。如果某些工作人員因為一己私利或其他原因懷疑、調查某人,那么這個被調查者不論違法與否,權益都遭到了侵犯。
其次,一些隱私權提倡者一再反對稱,如果在偶然情況下,一些人與嫌疑人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中,那無論其是否犯罪,都可能遭到聯邦調查局的身份調查,或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上了調查局的黑名單,這是對公民隱私權的極大侵害。一位名叫烏爾里奇·費爾舍的網友在文章下留言說,這個系統(tǒng)是隱私的“監(jiān)獄”,它用了納稅人的錢,卻有可能損害納稅人本身,必定會事與愿違。
再者,聯邦調查局并沒有明確透露怎樣保護與系統(tǒng)數據相關的信息,如果這些信息遭到泄露,后果將不堪設想。據彭博社報道,日前一個黑客組織侵入了聯邦調查局特工克里斯托弗·斯坦格爾的筆記本電腦,并公開了竊取的資料。該組織聲稱,此特工正在通過非法手段進行某些調查。雖然聯邦調查局很快出面否認了這一指控,但特工電腦被“黑”一事表明對數據泄露的擔心并非杞人憂天。
據悉,面部識別系統(tǒng)只是“下一代身份證明”計劃中的一個項目,該計劃的最終目的是在全美范圍內建成一個包括指紋、人臉、眼球虹膜、DNA以及語音識別在內的綜合系統(tǒng)。
?
新聞稿件歡迎直接聯系:QQ 34004818 微信公眾號:cpsjyzb
我要評論
0 條評論
- 還沒有人評論過,趕快搶沙發(fā)吧!
熱點榜
最新專題
更多-
-
科技助警,干貨滿載:第八屆警用無人機論壇亮點紛呈!
第八屆警用無人機創(chuàng)新 [ 詳情 ]
- 回顧第七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07-10
- 專題:回顧2022世界無人機大會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