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 首頁
- >>
- 資訊頻道
- >>
- 行業(yè)動態(tài)
- >>
- 環(huán)球警訊
- >>
- 正文
對黑莓手機禁售風波的反思考
2010-08-18 15:22:16 來源 :??? 黑莓禁售風波:隱私保護得太好了
??? 最近,知名手機品牌--黑莓的日子有點難過。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德國、印度等國也或是頒布禁令,或是發(fā)出警告,部分或全面禁止使用黑莓手機的某些功能,理由是“為了保障國家安全”。
??? 對于生產黑莓手機的加拿大RIM公司來說,惹出這場“禁用風波”與當年他們的理念脫不了干系。黑幕手機與其說一部手機,還不如說是一臺“移動電子郵件系統(tǒng)終端”。其目標群鎖定在具有企業(yè)級應用的客戶上,以推送式電子郵件(就是常說的Push Mail)為最主要的賣點,確保無論身處何地,客戶能夠“安全”地接入其企業(yè)內部電子郵件服務器。通俗地說,當任何一個人、一群人在使用黑莓彼此進行通信時,即使有人從公開網絡上截獲了他們傳遞的信息,這些信息仍然是處于加密狀態(tài),內容很難或者無法被破解。
??? 大型公司當然很喜歡它,因為這可以避免對手刺探情報;但同樣需要進行秘密聯絡的恐怖分子、人權團體以及諸如此類的組織對黑莓更是青眼有加,因為這同樣意味著可以進行秘密而安全的通信,無需受到監(jiān)控,政府顯然就比較頭大了。
??? 所以,從技術角度看,黑莓的安全機制對保障用戶隱私而言是不錯的;但從國家安全問題考慮,當它被恐怖份子利用進行秘密而安全的通信,就令國家安全機構頭痛了。印度就有過慘痛的教訓--2008年發(fā)生的導致166人喪生的孟買恐怖襲擊中,恐怖分子就利用手機和衛(wèi)星電話協(xié)調行動。
???[page] 個人信息隱私:泄露出去有點煩
??? 黑莓手機能得到用戶的親睞離不開它對用戶隱私的絕佳保障。換個角度想想,在我國,近來年,個人信息泄露已成一大公害,在類似的物管、中介公司以及掌握客戶資料的其他公司的管理下,個人信息的保護措施形同虛設,公民的個人隱私仿如“公共”資源,讓我們幾乎成了生活在透明玻璃缸里的金魚,毫無隱私可言。
??? 個人信息泄露正日益嚴重地妨礙著我們的正常生活。不僅讓當事人不堪其擾,更可能為刑事犯罪提供土壤??偟膩碚f,隱私的泄露給我們帶來了下面這些麻煩:
??? 一.垃圾短信源源不斷:這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無怪乎央視連續(xù)兩個在3.15晚會上將垃圾短信進行曝光。最新聽說的是,利用小區(qū)短信,可以基站作為發(fā)送中心,向基站覆蓋區(qū)域內的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這一發(fā)短信系統(tǒng)每十分鐘可以發(fā)送1.5萬條。
??? 二.騷擾電話接二連三:本來只有朋友、同學或親戚知道的電話,會經常被陌生人打過來,有推銷保險的,有推銷裝修的,有推銷嬰兒用品的。你不找他們,他們就自動找上門。你可能還在納悶他們怎么知道你的電話之時,孰不知你的信息早被賣過多少回了。
??? 三.垃圾郵件鋪天蓋地:個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電子郵箱可以每天都會收到十幾封垃圾郵件,也是以推銷為主,而且還是些亂七八糟且沒有創(chuàng)意的廣告。所以許多用戶每天打開郵箱的第一件事就是刪除垃圾郵件,多羨慕國外對垃圾郵件的重判,一封就罰一百多美元。
??? 四.冒名辦卡透支欠款:有人通過買來你的個人信息,辦個你的身份證,在網上騙取銀行的信用,從銀行辦理出各種各樣的信用卡,惡意透支消費,然后銀行可能直接將欠費的催款單寄給了身份證的主人,你說可惡不可惡,別人冒你的名花的錢,還要你來還上。
??? 五.案件事故從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個人信息辦個什么身份,干些壞事,如果犯了什么案或發(fā)生什么事故,公安機關或交通管理部門可能會依據身份信息找到你的頭上,你可能還覺得這是哪跟哪???可是,這些案件事故的煩心事就來了,就算查清楚也會把你搞得精疲力竭。
??? 六.不法公司前來詐騙:最可惡的是不法公司到你的門頭上來詐騙你。因為他們知道了你的個人信息,編出來些聳人聽聞的消息,甚至對你的哪個朋友、同學或親戚知根知底,還能報出姓名與單位,在你心神不寧之時,可以做出錯誤判斷,在慌亂中上了騙子的當。
??? 七.冒充公安要求轉帳:這就是膽大妄為的不法分子,敢于冒充公安局的名義,報出你的個人信息,然后說最近經常發(fā)生詐騙案件,提醒你某個帳戶不安全,要你轉帳,還告訴你一個公安的咨詢電話,你一打那個電話還會得到確認,然后你信以為真,轉帳了。雖然上當人不多,但時有耳聞。
??? 八.坑蒙拐騙乘虛而入:因為知道了你的個人信息,那些躲在暗處的人會費心心機地想法子坑你、蒙你、拐你、騙你。有道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稍不留神,可能就會落入壞人的圈套。因為,他們可能會冒充你的朋友、你的親戚或你的同學,甚至以假亂真,有時的確得非常小心。
??? 九.帳戶錢款不翼而飛:有些人不敢在網上消費的最大障礙就是怕信息被泄露;還有些不法分子辦一張的你的身份證,然后掛失你的銀行帳戶或信用卡帳戶,然后重新補辦你的卡,再設置個密碼,如果你長時間不用卡,里面的錢款說不定已經不翼而飛了。
??? 十.個人名譽無端受毀:個人信息被泄露后,出的任何事都牽連上你了。本來就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別人冒用你的名義所干的一切壞事都歸到你的名下了,那怕最后費心周折得個清白,但再怎么說你的個人名譽還是受到了破壞,至少不會提高你的聲譽。
??? [page]相關鏈接:
??? ●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y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guī)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上述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該款的規(guī)定處罰?!?/p>
??? ●《個人信息保護法》呼之欲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專家建議稿從2003年就開始起草,2005年初已經完成。在由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成立課題組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專家建議稿中,個人的手機號碼、家庭住址、醫(yī)藥檔案、職業(yè)情況等,都屬于這部法律保護的范疇。該《個人信息保護法》一旦正式出臺,泄露他人信息將要承擔行政責任、民事責任或刑事責任。
?
新聞稿件歡迎直接聯系:QQ 34004818 微信公眾號:cpsjyzb
我要評論
0 條評論
- 還沒有人評論過,趕快搶沙發(fā)吧!
熱點榜
最新專題
更多-
-
科技助警,干貨滿載:第八屆警用無人機論壇亮點紛呈!
第八屆警用無人機創(chuàng)新 [ 詳情 ]
- 回顧第七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07-10
- 專題:回顧2022世界無人機大會 01-13